抚顺拼团购房171群(216)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227人申请入群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12-11-28 17:09:10

来源: www.loupan.com

分类: 政策法规

799次浏览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

“十一五”时期(二○○六年至二○一○年),是福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本《纲要》的编制,以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福州市委关于制定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部分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福州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福州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再掀闽江开放潮,推动福州大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任务。

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481.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2383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1%,达19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2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6%,达666.9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0.4%,累计完成投资211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24位。实施名牌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福耀、福辉、金得利、飞毛腿、万年青等5家企业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西瓜太郎、福耀、福辉、金得利等4家企业商标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称号,冠城大通特种漆包线、南方铝业铝箔等106家企业产品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县域经济日益壮大,福清、长乐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闽侯、连江、罗源等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和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水产、畜牧、果蔬、花卉、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凸显。“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集聚明显增强,金山、江阴、滨海、青口、元洪、软件园等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以汽车制造及配件为主的机械、纺织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生物医药、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24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服务业稳步发展,“农改超”取得良好成效,物流、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形成“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新格局。初步形成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九五”期末的13.5∶46.5∶40.0调整为“十五”期末的11.7∶47.3∶41.0。

3、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实施“东扩南进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形成了“一中心七组团”城市格局。全面推进旧屋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38片面积268万平方米旧屋区改造任务,鼓山新区、金山新区、上街大学新区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从91.5平方公里扩展到170.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52.3%。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净”五大工程稳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居全国前列,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9%,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着力投资港口、道路、管网改造等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重点开发建设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动工建设10个5万吨以上码头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40万吨,福州港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集中力量建成了罗长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段、青洲大桥、二环三期、三环一期、洋里污水处理厂、金山污水处理厂等,以及动工建设温福、福厦铁路等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高速公路160.5公里,海陆空全方位的对外连接通道和中心城区环型放射状路网骨架、环福州组团“1经济圈”初步形成。

4、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加强,相继建成了金山剧院、闽剧院、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船政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了“六进社区”、“三下乡”等一系列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东南汽车等5家知名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模具、塑胶、陶瓷等6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63软件企业孵化器等一批企业孵化器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60%以上人口地区实现“双高普九”,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约达7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创办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42.8万平方米,在城市新区建设了一批中小学。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闽都“四大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组建广电集团,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10万户,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重点医院、特色(专科)医院创建步伐加快,基本建成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网络基本建成,竞技体育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平安福州”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

5、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全面提升。“5·18”海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效显著,对外贸易不断拓展,2005年全市出口总额达86.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45%;利用外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累计合同外资66.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2.3亿美元(可比口径),来榕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50家,比“九五”末期增加三分之一。榕台交流不断实现新突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尤为显著;榕港八大合作平台建设和榕澳四项合作全面推进。

6、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向更加宽裕型小康稳步推进。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560元和5200元,增长9.6%和6.1%,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达43.5%和4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55亿元,年均增长19%。城乡一体化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累计安置就业54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春风行动”等扶贫帮困活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03 平方米,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9平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坚持每年为城乡人民兴办一批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十五”的发展,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促进了福州地位的凸显、影响的扩大、品位的提升、竞争优势的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这些都为我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发展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既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严峻挑战。

1、发展面临机遇。从宏观环境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形成,国际技术和产业转移加快趋势明显,有利于我市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国内经济发展呈现新一轮上升态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发挥优势,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央积极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省委大力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从自身发展条件分析,福州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基础扎实,加快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具备诸多发展有利因素。基础好、起点高、活力强,区位优势独特,特别是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的转机,使我市在对接海峡东岸产业以及密切榕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上具备更加优越的条件;港口优势突出,建设大港口、发展港口经济潜力巨大;人文资源丰富,作为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拥有福州籍“两院”院士人数居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拥有省会城市的高等院校人才资源优势,拥有250余万海外华侨。

2、发展面临挑战。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加剧,特别是土地、淡水、能源供给日趋紧张,资源供给与改善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较大挑战。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WTO过渡期结束,国内省内地区竞争压力加大,对我市应对竞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度不高,支撑经济增长后续项目不足,科技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名牌产品偏少,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欠发达县区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集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能力不够强,劳动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先进省会城市和兄弟地区,高层次人才不多;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缓慢,投资创业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等等。

福州不仅是福建的窗口,更是福建的形象,是福建发展的主发动机,是福建发展的重中之重,地位重、任务重、责任重、负担重、压力重。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以勇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十一五”期间,福州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战略部署,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和社会事业,把福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为此,应把握以下原则:

至突出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注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更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效益。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至突出发挥优势。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总体发展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对福州的要求,把握好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开放优势、人文优势、产业优势,凸显省会中心城市的特色和功能。

至突出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至突出改革开放。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重大领域的改革。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侨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加强与周边区域和长三角、珠三角合作与对接。

至突出社会和谐。坚持“五个统筹”,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教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至突出为民谋利。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增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安居乐业环境,让全市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二、奋斗目标

围绕比全省提前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奋斗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比全省提前实现翻一番,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000元以上。省会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现代化综合性基础设施体系和更具活力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社会发展方面,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本建成科技强市;就业总量持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环境、卫生、文化等方面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各种应急措施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秩序更加安定稳定,基本形成“平安福州”。经过努力,尽快把福州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三、预期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含有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四大类指标的“十一五”发展预期目标体系,具体指标:

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7.9:50.1:42,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7%。

至财政收入增长保持高于GDP增长,财政总收入达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55亿元。

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5亿美元(可比口径,验资口径超过35亿美元)。

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县(市)城平均60%;城市污水处理率80%以上,县(市)城平均50%。

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5年;每千人口医生人数1.71人、病床数3.2张,人均预期寿命76岁。

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70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4.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8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60万人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65万人以上。

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以下。

围绕上述的奋斗目标和预期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福州发展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局有机对接融合,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重点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要挑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梁,树福建形象”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全省牢固树立省会中心城市经济排头兵地位;通过5年努力,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的个性、魅力和实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不断提升,并进入先进行列。

第三部分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促进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主要途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水产、畜牧、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逐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优势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区。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97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水产、畜牧、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杜绝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专用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马铃薯、甘薯、豆类等优质专用粮。认真实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丰产技术推广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提高粮食品质、效益和单产水平。努力培肥地力,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优质品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和科技贡献率,2010年优质稻种植面积提高到90%以上。加快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做到节本增效、标准化栽培。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能力。

2、提升优势农业产业

至水产业,积极调整内部结构,突出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海水和淡水养殖业,适度发展休闲渔业和远洋渔业。积极推广多元化综合养殖技术等先进养殖技术,大力拓展湾外海水养殖空间,推进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重点建设贝类养殖、对虾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海水养殖和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定海湾、福清湾和平潭岛沿岸“海洋牧场”基地;积极发展淡水名、特、优品种养殖,形成优质高效鱼类为主体的高优水产养殖基地15个,新增养殖面积15000亩。继续巩固以鱼类冷冻加工为基础,烤鳗为龙头,对虾、章鱼系列、盐渍海带、贝类净化加工为重点,积极研发海洋药物、海洋功能保健食品、休闲食品。2010年水产品总量达175万吨,产值达335亿元,水产品精深加工产量占水产品加工总量的50%以上。

至畜牧业,重点推进规模化、工厂化畜禽养殖,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奶业发展,积极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草食动物。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畜禽专业交易市场,提高畜禽产品加工能力,发展肉类加工、乳制品及皮革羽绒综合利用等配套产业。2010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约达56万吨。

至蔬菜业,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扶持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蔬菜加工出口企业,2010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的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3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358万吨,产值37亿元。

至食用菌业,稳步发展大宗食用菌生产,大力发展秀珍菇、金福菇、杏鲍菇、真姬菇等食用菌和药用菌。狠抓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努力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使食用菌加工向深、精、细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到2010年培植4-5个食用菌知名品牌,食用菌的比重力争提高到40%,加工品比重提高到32%,食用菌总量达21万吨,产值达8.1亿元。

3、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创立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围绕龙头企业办基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与主要出口市场相适应、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建设连江可门、福清、长乐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品、名牌产品的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示范效应显著、带动面大的优势产业基地,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基地化。鼓励“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以及“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促进地产农产品与仓储超市、生鲜超市顺畅对接,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关系。201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左右,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产值100亿元,带动全市45%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

4、强化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科技综合实力,重点推进5个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扶持培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农业科技中心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发推广农业增产、增效、生态安全等关键技术,力争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开发与推广方面取得突破,全面提升传统农业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安全、标准与质量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加强市、县两级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农村人才培训基地。整合、改造、提升和规范农村商贸业,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积极引导鼓励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入驻各县(市)、乡(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培育农民新的生产和消费观念,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

二、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

1、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切实把农村教育事业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实施“农村教育优化工程”,全面推进“双高普九”,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对所有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在2007年前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四有”目标,建设远程教育网络,促进城乡教育联动发展。

2、改革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级政府的责任考核机制,建立设施基本齐全、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消除卫生服务空白村,抓好农村卫生服务120个项目建设,到2010年全部达到一级乡镇卫生院二级中心卫生院的标准,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农村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总结推广罗源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力争2006年40%县(市)、2007年60%县(市)、2008年所有县(市)区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0%以上。

3、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事业。加强乡村文化中心和文化站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为补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保障实际收入低于生活保障线的所有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建立农村低保困难群体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以农民养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步伐,健全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4、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以政府投入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逐步建立起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到2010年建成145个农村客运站,完成381个行政村通达公路路面硬化建设1550公里,实现全市行政村通达公路硬化率达100%。加强山海协作,推动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平等就业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一致的用工标准和社会保障政策。大规模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地方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向农民发布用工信息。加大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集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招工手续办理、法律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加强乡村规划建设

1、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集中力量建设好8个县(市)城、13个全国重点镇及12个次中心镇、18个特色镇和省级试点村镇住宅小区,建设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小城镇和经济强镇,充分发挥其连结城乡的节点和纽带功能,鼓励县(市)区大力发展“飞地工业”,合理引导城区企业向郊县转移,引导民营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2、加强旧村改造、新村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模式途径,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以工业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发展新模式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乡镇建设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分期分批推进村庄整理,整治村容村貌。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做到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置,生产和生活污水规范化排放,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有机肥项目,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2010年实现1000个左右的村基本富裕。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依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深化林业产权配套措施改革,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推进水管、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水价和渔港设施产权等制度改革。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实行灵活多样的抵押、质押等担保形式,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第四部分 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致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自主创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举,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交通信息中心;坚持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并举,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强市。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项目带动为重点,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提高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大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按照“大项目一产业链一产业群一产业基地”方向,加快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培育形成一批支柱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把福州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时期,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2010年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253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

1、壮大三大支柱产业集群。积极对接珠三角、长三角及承接台湾地区制造业,加快引进台湾电子信息、机械等产业。充分发挥利用现有电子、以汽车及配件制造为主的机械、纺织等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2010年电子信息、以汽车及配件制造为主的机械、纺织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1300亿元、1000亿元和500亿元,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

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马尾、福清和长乐等,实施“巩固中游、决战上游、拓展终端”的发展战略,着力发展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及家用电器、通讯终端设备、手机配件、显示器及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形成以6英寸、8英寸为主导产品的IC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晶圆、华映光电和飞毛腿新型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迅捷光电、福建光合多媒体、福建上润智能执行器、福顺芯片封装测试等项目。

至以汽车及配件制造为主的机械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闽侯青口、荆溪、福清等,重点发展以轻型汽车为龙头,以东南汽车、戴克汽车和八闽汽车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以福耀玻璃、住友电装为主的汽车玻璃、汽车零部件等汽车配件产品,以特种用途漆包线为主的电气设备产品等,以马尾、连江、平潭、罗源造船基地为主的修造船舶制造等,积极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重点建设戴克、华擎发动机、东南汽车25家新配套厂、克莱斯勒整车组装、福建八闽汽车总厂改扩建、意大利特种车等项目。

至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长乐等,化纤产业重点开发功能化、差别化等高附加值环保纤维,发展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涤纶纤维、纳米抗紫外线纤维、黑色纤维、远红外保健功能纤维、可降解粘胶纤维等产品,建成国家级化纤原料基地;棉纺产业重点开发涤棉、棉涤、纯棉、功能性纱线和面料,巩固福建省最大的棉纺生产基地及全国三大百万纺纱基地之一的地位;织造产业主要发展经编业和纬编业,生产各种针织面料、高弹氨纶提花织物、纺真丝、提花装饰布、产业用布等;染整产业重点引进和应用高新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染整高新产品,促进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染化料、助剂的配套发展,形成纺、织、染、服装的一条龙开发;服装产业重点提高服装企业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建立规模化的服装生产基地,力争培育10个以上福建名牌和1-2个中国名牌。重点建设金纶石化二期、力恒锦纶、鑫磊化纤、华亚纺织三四期、FDY锦纶长丝等项目。

2、提升优势传统特色产业集群

至食品产业集群,食品原料加工业以提高粮油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为主,面粉产品加工向等级粉、专用粉方向发展,植物油加工向精炼油方向发展;水产品加工业要着重提高保鲜率和原料加工率,向精深方向发展,开发功能性食品等新产品;保健及绿色食品业开发海洋食品,加大对螺旋藻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发展蔬菜冷冻加工、果品及食用菌加工和果蔬饮料及茶饮料加工等;发展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及休闲食品业等。力争到2010年创造中国名牌2个以上,福建名牌10个以上,食品产业产值达300亿元。

至冶金产业集群,发挥深水良港多,交通条件优越优势,推进大型钢铁项目在沿海布局,在加快现有钢铁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引导下游相关产业向集群化发展,重点依托吴航钢铁、德胜镍业、福清南铝三期、鑫海冶金二三期、亿鑫钢铁二期、三金不锈钢二期、南方铝板带加工基地、可门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等项目。2010年冶金产业集群产值达300亿元。

至塑胶制品产业集群,以福清、晋安为主,以明达塑胶、亚通塑胶、振云塑胶等为主体,重点发展塑胶管材、显示器外壳、玩具塑胶和日用塑胶制品,建设生态塑胶工业集中区和大型塑胶产品、原料供应专业批发市场,巩固全国最大的沙滩鞋及鞋材出口基地地位,力争建成全省塑胶产业集群技术开发基地、全国最大的塑胶管材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创造1-2个中国名牌,10个以上福建省名牌,争创“中国管材之乡”区域品牌,建材产业集群产值达250亿元。

至工艺美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闽侯竹木铁件工艺品、漆器、木根雕、仿古家具,晋安寿山石雕、软木画、木雕,市区珠宝首饰、旅游纪念品、传统工艺品等三大生产基地。力争到2010年创造2个中国名牌,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亿元。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合提升国家级科技园区,强化各园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区,带动各科技园区协调发展,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科技园区集中,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十一五”期间,在积极扶持电子信息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软件、光机电一体化、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额的30%以上。

至软件产业,以福州软件园为依托,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鼓励自主创新和新技术跟踪,优先发展嵌入式软件和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系列软件产品组件、信息化及其推广应用软件、大型公共数据软件等。促进软件人才集聚,塑造一支结构合理的软件人才队伍,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培育若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2010年软件园技工贸总收入达100亿元。

至光机电一体产业,重点发展以晶体光学材料及器件、光学级石英晶体材料及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件、光纤通讯器件及微光学器件、新型光显示器件、小型化固体激光器等新型光电子元器件为基础的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以激光治疗设备、激光美容术设备、光电医学诊断装置等医学光子学为基础的医疗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主动照明式日夜两用型监控电视摄像系统、图象识别光电系统等为主的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产业等。

至医药化工产业,医药产业重点开发新型化学原料药、新型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开发生物制药,研发免疫抑制剂,重点布局在江阴,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原料药科研开发基地;化工产业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球形高氯酸氨、节能环保涂料、代替高毒有机磷杀虫剂新农药产品、石化产品后加工等。重点建设罗源BOPP项目、膜分离OB氧项目、丽珠得乐棒酸、对苯二甲酸、建滔15万吨甲醛等项目。到2010年培育1-2个中国名牌或全国驰名商标,医药化工产业产值达260亿元。

至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汽车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优质高档耐火材料、节能材料、复合材料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4、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福州科技园区、元洪投资区等6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金山综合工业园区、江阴经济开发区、长乐经济开发区、连江经济开发区、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福州软件产业工业园区、福兴投资区等8个省级工业园区及市级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临海型工业集中区建设,适度调整控制都市型工业集中区,努力构筑沿海产业繁荣带。

至临海型工业集中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聚集新高地为目标,以扩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台商投资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等复合优势,重点发展电子、港口物流、金属加工压延等,促进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抓好国家显示器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建设,形成一区多园、捆绑发展的开发格局,重点发展壮大电子、玻璃、塑料、机械等产业。元洪投资区应依托高效便捷的码头,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业和食品加工业等。江阴经济开发区应依托港口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港口运输、仓储物流、电力、钢铁、医药化工、机械(修船)等临海型工业。长乐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冶金、纺织等多种成份并存的产业集群。罗源湾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冶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为主导的港口经济产业集群。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建成现代化的东南汽车城。

至都市型工业集中区。金山综合工业园区应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福州软件产业工业园区重点建设好五、六、七期工程,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建设成生态型、山水园林式科技园区,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发展基地。

5、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真正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互动,完善技术交易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推动相关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继续组建并完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在若干产业领域形成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规模和技术在国内领先的产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推广应用,着力应用电子信息的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和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机制、创业投资机制、人才汇集机制等,优化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

6、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和培育终端产品,提升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十一五”期间,创中国名牌及全国驰名商标15项以上,福建省名牌及福建著名商标50项以上。

二、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举,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把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扩大再就业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发展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层次明确、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物流、旅游、金融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力争把物流业、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房地产等生活性传统服务业,以及社区、咨询、会展、中介、电子商务、信息和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集研发、营销、结算、资本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业集团,提高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以上,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0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以上,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0%以上。

1、现代流通业。重点培育江阴港区、闽江口内港区、长乐空港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和火车货运站等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和建设一批大型物流中心,鼓励引导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密集型工商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或产业基地的发展,培育原材料和产成品分拨物流市场,以及生活消费品配送物流市场,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整合提升现代批发市场,重点整合鳌峰路生活资料批发市场走廊布局,建设全省规模最大、信息化水平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的中国(福州)农副产品综合批发配送中心。抓好连江路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闽江大桥至乌龙江大桥汽车机电批发市场、晋安福马路家具批发市场等一批生产、生活资料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邦利德家用品、青口汽车及零部件、闽清建材、永泰农产品、连江水产品、罗源石板材等一批配送中心。培育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支持商业企业应用现代商业信息化系统,开办网上商店、虚拟购物中心,发展网上交易。进一步增强商业服务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发展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城区商业中心区、专业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建设,适度控制大型百货商场,有序发展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支持和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整合重组,培育3-5家主业突出、经营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构筑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发展格局。2010年全市连锁经营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8%以上。

2、特色旅游业。树立“闽越古都、有福之州”的旅游形象,按照“一区两片”(一区即以船政、昙石山、三坊七巷、寿山石等四大文化旅游品牌为主体的闽越古都文化旅游核心区,两片即以城区为中心,西北片以温泉、生态为主的休闲度假区,东南片以滨海为主的休闲度假区)的发展总体布局,以海峡旅游为主题,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温泉、生态和滨海休闲旅游为重点,以闽江景观带为轴线,把福州建设成为集观光、度假、商贸、会议、探亲、购物、娱乐、美食于一体的文化型、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的旅游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大系列旅游品牌产品,提升福州旅游形象,即由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畲族文化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以青云山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楮林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大明谷温泉旅游度假区、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等组成的温泉、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以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马旅游等组成的滨海休闲旅游产品。大力建设林则徐文化、郑和航海文化、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竹山国家4A级旅游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区、赤壁风景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旅游产业集群。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拓展客源市场。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集中宣传展示福州丰富的特色旅游产品、旅游文化,不断提高福州旅游的知名度。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力争突破1300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达160亿元;接待海外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2亿美元。

3、金融业。强化省会中心城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资金、国际结算、外汇交易、投融资与金融服务的中心地位,建设成为立足福建、联接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内陆省份和周边城市的金融服务中心。推进榕、港、台金融合作。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引进海内外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推进金融机构经营机制改革,按照市场化、股份化、现代化的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金融企业组织结构;在WTO和CEPA框架内逐步引进境外金融产品,鼓励和支持辖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实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引进基金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资金信托、金融公司、租赁公司等创新融资方式,加大金融对经济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培育上市企业,积极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推进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改制上市,通过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机制的转换。通过兼并收购、买壳借壳、置换重组等方式开展资本运作,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增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使上市公司成为行业和产业龙头。

4、房地产业。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继续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发展规模,按照“调整结构,保障供给,分类指导,稳定房价”的总体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安排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危旧房改造项目,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以城市化进程为动力,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培育新的房地产有效需求。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积极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一批高品质、生态型的大型高尚居住区,运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住宅质量和品位。大力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住房消费环境,继续大力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服务。全面启动我市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对市场运行分析、预测和监控,引导理性投资和理性消费,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

5、信息服务业。以“数字福州”建设为核心,整合福州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空间、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及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信息化综合指标居国内大、中型城市先进水平。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工程,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城域主干网和环形骨干传输网的传输能力,运用新技术建设更高层次的网络,重点推进移动通信基础网、福州电信交换网络、福州电信数据网络、福州电信PHS网络扩容改造工程、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提高带宽和传输速度。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推进党政机关内部政务办公自动化、公文传输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即建成“安全、高速、宽带”的党政机关政务网和公众信息网;以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基础,开发利用各种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党政机关决策和应变能力;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实施电子商务工程,建立由信息服务、电子交易、金融服务、税务电子化、信用卡服务及企业的网络应用系统组成的,能满足贸易、财税、金融等经营和管理活动,以及市民生活中的各种资金结算所需的电子化商务系统。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实施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工程,以数字电视、计算机进入家庭为载体,向公众提供出行、购物、旅游、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娱乐、房产交易、证券交易等综合信息服务,为福州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集散、交换、共享、服务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6、中介、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会计、律师、保险、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功能、高效便捷、服务优良、门类齐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采取多样化办展形式,培育名牌展、特色展和国际展,改善会展业综合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和引进一支面向国际大展的展览专业队伍;整合现有会展资源,培植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到2010年年办展力争达80场次,1万个标准展位,专业展会达80%以上。整合和规范现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房屋中介机构、货运承揽机构、农产品收购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商会、同业公会和各类协会,加强市场中介组织的行业自律管理,加快中介组织市场化、规范化步伐。加大中介行业的开放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专业中介机构来榕设立代表机构和开展业务合作。培育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救助服务与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化服务、就业与再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等四大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效,健全生活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体活动等“10服务区”,发展多样化的社区“托幼和托老”事业。大力推进社区再就业工程,完善社区教育设施建设。优化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立科学长效的运作机制。

三、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福州是海洋资源大市,应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福州在全省建设海洋强省中的领头作用。坚持陆海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和岸线资源优势,以发展临港工业为重点,着力促进海洋产业现代化、临港工业集群化、发展支撑科技化、生态环境良性化、涉海管理规范化,争取建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基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推进我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1、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围绕构建海岸、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紧密结合临港工业发展和沿海城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海岸开发。按照罗源湾沿岸、闽江口区、福清湾区、江阴港区及其临近地区进行海洋开发布局。罗源湾沿岸及临近地区以罗源湾南北岸港区为依托,建设成以港口物流、能源电力、临港工业、海洋渔业基地为主的综合经济开发区;闽江口及临近地区以马尾城区、洋屿作业区和琅岐经济区为依托,建设成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电子信息产业、高优农业、海洋渔业为主的高技术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福清湾及临近地区以长乐国际机场、松下港区、海坛岛为依托,建设成以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港口物流为主的综合经济开发区;江阴港区及临近地区以江阴深水良港和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建设成以仓储物流、医药化工、冶金机械、电力能源、船舶修造为主的综合开发区。衔接好港口、海洋、工业集中区、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留足发展空间,实现科学有序发展。

2、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坚持海洋产业规模扩张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与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相结合,发展形成港口经济和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滨海矿产业等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临港工业,重点发挥港口联接产业的效应,积极发展临港机械、冶金、船舶、能源等产业集群,形成以港口工业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新格局。跟踪国内外海洋产业领域拓展的趋势,积极培育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等新兴海洋产业。滨海旅游业,重点以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加强滨海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培育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体育游乐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滨海旅游产业,创建海峡西岸滨海旅游品牌。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开发和应用现代海洋生物技术,推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从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向海洋生化制品、药品、功能食品等行业延伸,形成新的海洋产业链。

3、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立足于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加强对现有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监督与管理,建设闽江口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建立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区,初步形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海洋生态保护区网络。通过采取增殖放流、封岛栽培、人工鱼礁建设等生态修复手段,提高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养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继续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降低捕捞强度,保持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坚持岸线资源深水深用的原则,强化对深水岸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监管,加强岸线资源开发与后方陆域开发的衔接,有效发挥岸线资源的综合功能。合理开发滩涂资源,科学确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内的滩涂围垦规模。分类推进岛屿资源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

4、积极发展海洋科技。坚持科技兴海,强化科技对海洋产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构建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基础平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育种、海产品深加工、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利用、风能及潮汐等重点开发领域的海洋科技,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海洋科技成果交流活动,促进海洋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推介、引进、消化一批海洋科研成果,促进海洋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高先进适用科技在海洋开发主要领域的应用推广率。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海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第五部分 增强省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功能 壮大闽东北一翼

“十一五”期间,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次中心城市为支撑、周边卫星城镇为基础的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群,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推动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促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向内陆腹地纵深推进,实现互动联动、共同发展。

一、壮大省会中心城市。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快实施“一城两翼双轴线”城市群发展战略,适时合理调整区划,推动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跨越式、组团式发展,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临江向海、山水相间的沿江滨海现代化城市新格局,增强省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功能。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至做大中心城。由中心城区(鼓晋台和南台岛)和马尾长安、上街大学新区、甘蔗荆溪、峡南、琅岐、长乐吴航、长乐滨海等组团组成,到2010年预计人口将达350万人,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居住区。

至发展南北翼。南翼经济区,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组团组成,规划用地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人口175万人,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港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产业基地。北翼经济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连江县城组成,规划用地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重点发展环罗源湾区域,建成为福州港的重要港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

至繁荣双轴线。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国际机场、滨海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把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使之快速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可拓展至甘蔗、竹歧、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区域,重点发展闽江南岸,并与北岸形成南北岸相呼应、亮丽的沿江城市发展轴。

2、提升中心城市品位。在做大城市规模的同时,着力推动城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方式、消费方式的迅速转变。主动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凸显城市灵秀之气和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个性、内涵、魅力和品位。继续推进旧城改造,提升老城区品位。完善南台岛功能,建设上街、南屿、南通新城区。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弘扬城市特色,突出显山露水的独特自然环境,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积极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拓展,进一步显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江在城中,城在江边”的独特自然环境特色。

3、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坚持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以块为主、条条尽责”,“三级政府、四级责任”的管理格局。认真执行城市管理法规,促进城市管理法制化。坚持城市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实行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城市管理督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分片包干责任追究制,保证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加大对市区显见性违章的查纠。完善市区环卫、占道早夜市和摊点、广告、支路街巷养护和路灯改造、交通管理机制。加大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强化道路通行管理,实行交通管理设施与道路建设“四同步”机制,逐步推行新建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评价制度。

二、建设适度超前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建设现代化大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以港口为重点,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空港为网络的对外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畅通省会中心城市对外联接通道,构筑省会公路交通网“三大层次”(国道、铁路主干线骨架、场站主枢纽、航空、港口水运主通道为第一层次,国省道干线公路、支线铁路、港口码头为第二层次,农村公路、山区公路的联系体系为第三层次),形成环城高速,基本贯穿滨海大通道,实现“三个通达”(除永泰县、平潭县外县县通达高速公路、四大港区通达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通达等级路)。集约建设以铁路走廊、高速公路走廊、国道及省道走廊、LNG走廊、油管走廊、电力走廊、光缆光纤走廊、北水南调走廊等为主的沿海综合走廊。

至港口,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福州主枢纽港优势,合理调整规划布局,扩大港口规模,完善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港口群。重点建设福州港“一港四区”,即闽江口内港区、松下港区、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逐步把福州港发展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中转运输为主,集运输组织、装卸储运、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和国防安全等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家主要港口,2010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箱。江阴港区主要建设可靠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码头等,实施江阴港区二、三期工程,重点建设6-8个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码头、1个20万吨级钢铁厂配套码头、1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1个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个4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启动牛头尾港、万安港前期工作等。罗源湾港区主要建设罗源湾港区北岸碧里、将军帽两大作业区和南岸可门作业区,重点建设将军帽30万吨级散货码头和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碧里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5万吨级通用泊位、可门火电厂7万吨级配套煤炭码头、可门5个5万吨级以上散货转运码头等。松下港区主要建设鑫海码头、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元洪码头二期工程等,为长乐滨海工业区和福清元洪投资区物资进出口服务。闽江口内港区主要建设长安作业区、洋屿作业区。

至铁路,完善优化福州地区铁路线网布局,全力推动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福州段、城际铁路、福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及罗源湾、可门、江阴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

至高速公路,大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重点建成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湾边大桥及接线公路、江阴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至永泰段、沈海国道主干线福州东绕城高速公路等,2010年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力争突破370公里,形成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体系。

至普通公路,重点建设平潭海峡大桥、滨海大通道(201省道)、省级干线公路的大交通量及断头路路段改建、琅岐过江隧道、农村渡改桥及危桥改造、农村公路和客运站等工程。继续实施陆岛交通码头建设。

至航空港,进一步完善福州国际机场设施,增加开辟国内外新航线,提高综合运营能力。

2、建设功能完善的市政公共设施。提高省会中心城市的交通运转能力,加强城区内外路网建设,优化调整对外交通通道,尽快形成城区快速路网,完善中心城区次干道和支路网络,加快推进城区主、次干道和支路网及北峰交通路网建设,重点推进浦上大桥、三环路、魁岐大桥、后浦连接线及中心城区路网完善等工程项目,建成环形放射状城市骨架快速路网,构筑城市内外畅达、组团之间快速便捷、城区内部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加强换乘枢纽及静态停车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各主要出入口、集散中心建设大型换乘枢纽,配套建设市内公共停车场,形成静态交通设施与动态交通相协调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继续完善城区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发展公交专用道,逐步转换为大容量快速公交(BRT);优先调整并增加公交线路,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建立起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力争公交出行率达25%以上。努力推进轻轨前期工作,加快轻轨1号线的建设步伐。加强智能化交通管理,加快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统筹建设大福州区域供水体系,加强城市供气、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用配套设施。推进环保设施建设,整治市区内河,实施内河截污与引水综合整治工程,修复内河水生态系统,持续改善内河水质。加强防洪排涝等防灾设施体系建设,市区防洪标准主城区达到200年一遇,其余达到100年一遇,科学配置排水泵站设施,合理调整排水功能分区,确保雨污分流排放,健全应急抢险预案,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抗灾能力。

3、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统筹电网及电源点建设,完善福州地区双环网网架结构,重点推进福州变电站二期、东台输变电站一二期、连江变电站等4座500kV变电站,峡南、凤坂、营前、霞湖、湖南等29座220kV输变电站,罗星、亭头、斗门、竹屿等74座福州城区110kV输变电站;建设500kV回路7条、220kV回路26条、110kV回路138条,逐步建成网络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运行灵活、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电网。应把电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推进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电源点布局,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以发展火电、水电、风力发电和液化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发展和保障体系,重点建设可门电厂、江阴电厂、罗源电厂、华能福州电厂三期、平潭长江澳风力发电、大樟溪流域梯级水电等工程,争取动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力争核电在福州的布点。加快城市液化天然气(LNG)建设,力争2010年供气到中心区、城门、新店、马尾区、上街大学城、青口镇、长乐滨海,以及福清市的宏路、融侨、城关等供气条件较完备的区域。

4、建设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农林水产疫病预警与防治体系,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森林病虫害防治、渔业病虫害防治、外来生物防治,形成以市级中心为核心,县级区域站为骨干,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预警与控制体系。农产品标准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全面制定、实施强制性大宗农产品种子种苗标准和生产标准,推行化肥、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强制性标准,加快推行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逐步推行农产品生产环节的产地检测制度,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森林系统保护体系,加快闽江、敖江、大樟溪两岸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以闽江、敖江、大樟溪干流和一二级支流两岸山地第一重山脊线以内区域为重点,实施保护现有林、改造低效林、恢复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三大工程,建设四大项目(连江山仔、闽清水口库区水源涵养林、长乐闽江口水土保持林、永泰大樟溪干流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实施沿海六县(市)区防护林工程,抓好基干林带合拢、老林带更新、沙荒风口林带、农田林网和面海一重山的造林防护体系;全面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立市级森林防火信息指挥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完成森林防火“四网两化”,森林防火综合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新建三级以上渔港45个,形成以连江黄岐、平潭东澳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为中心、乡(镇)村二三级渔港为重点的集停靠、避风、补给、维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渔港(避风港)体系;建立一个市级渔业海难救助指挥调度中心,完成全市3000艘60马力以上渔船船载通讯终端的配备,基本实现全市海上救助指挥通讯联网。洪水预警体系,健全和完善市县两级抗洪抢险机制。江海堤防工程体系,重点建设马尾亭江、长安投资区、连江琯头、起步洪洋、南台岛盖山南堤、义序、大学城、青口汽车城等防洪堤,闽江北港南岸、南港北岸、大学城区、闽江北港北岸的马尾、长安、连江琯头等排涝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重点建设闽侯宿洋水库工程、连江黄岐半岛引水工程、平潭竹屿水库工程、长乐新田水库工程。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完成54座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对连江山仔、福清东张、平潭三十六脚湖等大型重点饮用水源库区环境监测,确保库区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重点建设海洋气象、城市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高速公路大雾、农作物低温冻害、森林防火气象、雷电灾害七大监测预警报系统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防震减灾体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完善一个中心(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健全两大台网(数字地震台网,地下流体前兆台网)、实施三大工程(地震安全农居工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罗源湾、福清湾等港区地震小区划工程)。

三、打造特色县(市)区

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开发特色资源,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凝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中心城区着重承担行政、商贸、金融、旅游和生产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功能。各县(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强化县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至鼓楼区主要以行政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及现代商贸业和信息软件业为主,建设省会核心区。

至台江区充分利用滨江优势,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培育特色街区,对接新型业态,塑造传统、中介组织和现代商业有机结合的商圈,打造全省城市中心商贸区。

至晋安区重点在优化提升福兴投资区的同时,突出生产资料、汽配专业批发,着力培育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商贸功能,加快建设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培育寿山石文化品牌,建成福建省的寿山石文化旅游中心。

至仓山区要依托外延新城区拓展,全面推进南台岛建设,突出抓好仓山科技园区、金山都市型工业集中区以及中高等院校建设,成为富有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特色的现代新型城区。

至马尾区要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扩大城区规模,重点发展电子、港口物流、金属加工压延等,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聚集新高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至福清市依托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等,以港口建设为重点,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化中等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物流中转基地、闽台港澳合作基地、科技创新基地。

至长乐市充分发挥国际机场、闽江内港和松下海港的优势,依托长乐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港口工业,重点壮大纺织、冶金、电力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培育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建成三百亿纺织城、二百亿冶金城、百亿电子城及电力基地。

至闽侯县以汽车工业为重点,加强以东南汽车和戴克汽车为龙头的青口汽车城的建设,同时加快汽车配套项目的引进,壮大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传统工艺品业以及城郊型经济和高优农业基地的建设。

至连江县以港口经济为重点,以可门港开发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力、水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及物流集群产业,努力成为全国、全省重要水产品产业基地。

至罗源县围绕罗源湾临港工业规划和布局,充分发挥福州深水外港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冶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为主导支柱产业的临港工业,巩固壮大食用菌、花卉等特色农业。

至闽清县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建材工业为主,推进陶瓷业技术创新,建成建材瓷为主的新型陶瓷建材基地和全省高低压电瓷的重要生产基地。

至永泰县立足于发挥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水电开发,发展高优农业及深加工的现代食品工业,同时加快青云山等旅游区开发,形成有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成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至平潭县以建设平潭海峡大桥为契机,重点开发建设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创建旅游精品,形成特色的滨海旅游基地,积极发展风力发电、船舶修造、海上运输、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工程、对台经贸合作等。

第六部分 充分发挥台港澳侨优势 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台港澳侨的优势,加强榕台港澳经贸合作与交流,做足“海峡牌、侨牌”文章,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和侨资水平,加快建立和健全外经贸促进体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强化以开放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建成更具活力的对内对外开放经济体系,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

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内外资项目并举、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项目并举,促进利用外资由以数量规模型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型为主,由以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转变为引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相结合,由政策导向的外资战略转向市场导向的引资战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榕投资、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资重点投向农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港口运输、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推动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外包项目。创新招商引资形式,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推行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加强产业链配套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实效。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建立高效的“大通关”协调机制,完成电子口岸建设,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严格规范各类检查收费行为,切实依法保持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评议,坚决惩处各种破坏投资软环境行为,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强化各职能部门对投资环境的监督。

二、转变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出口商品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巩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有针对性地拓展东欧、非洲、拉美、俄罗斯、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深度开发东盟市场,巩固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传统市场外,积极开拓越南、泰国及柬埔寨等潜在市场。重视科教兴贸,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重点依托出口加工区建设,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加快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应急机制和预警体系,增强抵御国际贸易风险能力。引导企业采标组织生产,支持企业获取产品国际认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技术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技术壁垒能力。积极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依托港口优势,积极开辟更多的国际贸易航线,承接周边内地区域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促进进出口贸易双向拓展。鼓励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积极引导走向国外设点办厂或积极参与收购具有知识产权、营销渠道的海外企业,开辟和占领国际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境外重要能源、战略资源开发与援外、工程承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境外战略资源开发新模式。2010年全市出口总量突破150亿美元。

三、全面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合作。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的机遇,发挥好省会中心城市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领头作用,以“五缘”促“六求”,拓展榕台经贸交流领域。以台商投资区、福州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福州软件园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载体,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积极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更加主动承接电子、机械等主导支柱产业,以及台湾相关产业整体性转移,把我市建设成对台产业合作重要基地。发挥我市在海峡两岸的重要通道作用,促进海峡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争取让台湾本岛民众和大陆赴台人员循“两马”航线往返两岸,让直接往来货运航线能延伸到台湾本岛,使福州成为两岸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全面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致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开发榕台旅游特色精品路线,促进旅游双向对接。全面拓展榕台现代农业合作,重点加强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引进台湾良种、深加工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壮大榕台农业合作龙头企业,使福州成为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加强载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办好海交会,使之成为榕台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榕台软件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业、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及文化合作与交流。

四、加强榕港澳合作与侨务工作。利用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契机,创造合作商机,扩大海外联系,用好榕港联合招商、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发展、金融、贸易、中小企业、旅游、物流业、人才等八大合作平台,推进榕澳商务、中小企业、旅游和服务业四项合作,全面提升榕港澳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积极引导港澳知名企业家和驻港跨国公司来榕投资,加强与港澳物流业的合作,建立跨境的现代物流网络,吸引港澳金融机构来榕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推动福州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中心、营运中心,力争规划建设“CEPA商贸中心”、“CEPA商贸一条街”。突出做好榕籍重点客商、新华侨和新生代华侨工作,发挥华商和闽商网络作用,多渠道鼓励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

五、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闽东北五市、闽浙赣皖15地市、泛珠江三角洲省会城市、长江三角洲、东盟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动区域间政策的衔接和市场规范的统一。加快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推进一批沿海通道项目、沿海与内地的通道项目、电网连接项目、信息网络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通道。充分发挥福州的出海口功能,共享港口资源,扩大内陆的开放窗口和发展空间,开拓省会中心城市的内陆腹地。促进产业对接,引导和鼓励区域间产业分工和转移,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高区域间整体产业水平。进一步加强旅游、金融、人才、现代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和民营企业参与区域合作,引进更多的企业经营总部、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落户,形成企业间的紧密联系。

第七部分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可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巩固“创卫”、“创园”、“创模”成果,全面实施优美人居环境工程、城市碧水工程、城市蓝天工程、城市清净工程、城市清洁工程、环城市绿色屏障工程、生态产业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生态环境工程,推进生态福州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节约优先

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和合理有效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强化节约资源意识,提倡文明健康、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方式,基本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技术、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降低产品能耗物耗,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遏制耕地减少趋势,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全面建立监管有力的水资源保护运行机制,着力推进标本兼治的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先进高效的水资源保护监测网络和决策系统,加强水资源调控,建库蓄水,实施水资源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工业节水,扩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综合管理的实施范围,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推进跨区调水工程建设,改善水资源的宏观布局。重点建设罗源霍口西水东调、各工业集中区供水、大中型水库工程等一批引调水供水蓄水工程,提高供水蓄水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加强城市水源区域环境保护,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卫生。到2010年全市新增年供水能力2.1亿立方米,生活与重要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基本保障生态用水,城市供水普及率、村镇自来水供水普及率和行政村通水率均达100%。

2、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及其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用地管理,贯彻执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采取耕地开发、土地整理、沿海滩涂围垦等综合措施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市场化配置,加强城市工商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合理推进节地型工业园区建设,调控和引导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优化商业发展与房地产开发布局。规范土地招拍挂行为,完善土地定价标准,强化土地收入管理。继续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有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节约和集约使用岸线和海域,合理开发港口资源。

3、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制止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等行为。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强化江河源头生态林保护,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组织实施内地山区生态林建设工程,继续做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打造环福州城市绿色屏障,加快敖江流域植树造林和农村生态示范区等建设,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推进产业集群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一批资源再生产基地,形成资源耦合共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提高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废旧物资、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节能工程,积极促进重点耗能行业与企业节能工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降低建设能耗,推广普及节约型建筑材料与设备,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改善电源结构布局,积极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研究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巩固和提高一批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环保技术和产品,重点组织实施城市垃圾处理、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一批环保节能示范工程。制定并组织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集中区域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到2010年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基本实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汽车尾气达标率超过85%。

2、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以核心资源与核心产业为主导链,以企业间物资流、信息流和能量流为纽带,形成内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的企业间相互依附的生态工业园区,按照集中布局、集中控污的原则,推进马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州大学城循环经济示范区和青口、金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整合调整提升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建立污染集中控制区,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依照循环经济模式,按照产业链的有机联系,建设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实现上中下游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资源循环使用,污染物减量达标排放,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

三、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1、加快重点区域、领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化闽江、敖江等流域和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完成流域污染源治理,确保90%的国控、省控断面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建设完善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切实保护福州闽江南、北港及敖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2010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以上。继续开展内河综合整治,完成南台岛内河整治,依法加强内河长效管理,实现城区内河水体水质持续改善。加快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设施运营市场化、管理社会化。全面推行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建设洋里污水厂二三期、连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提倡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建设垃圾焚烧电厂等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农村、城乡镇结合部垃圾处理力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每个县(市)都要建成一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闽江、敖江流域沿岸乡镇和一批中心镇要基本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垃圾综合处理站,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建立绿色交通体系,推广使用清洁交通工具,实施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程,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污控制。积极推进餐饮业和饮食服务业油烟治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粉尘等污染,城市空气二级达标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大于94%。建立环境安全危机防范体系,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重要污染源设立自动在线监测,完善应急响应系统和应急能力。

2、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重点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区、河口湿地区、重要渔业水域和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与重点监督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申报建设国家级闽江河口、连江官井洋、福清湾、福清兴化湾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创建罗源湾南岱霍口乡生态风景区等一批新的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1%以上。

3、构筑优美舒适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净”五大工程,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促进中心城区绿化、净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构建优美人居环境,达到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环境目标。推进青云山天池景区、大樟溪公园、金牛山公园、闽清黄褚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农村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用山、水、森林、田园来实现城市中心区之间和中心区与外围工业组团之间衔接和过渡,在各类建设中应注重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文化和生态系统。2010年40%社区建成绿色社区。

四、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1、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村(居)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新机制,切实有效控制出生人口,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设集计生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培训及产业开发为一体的计生服务中心大楼,构筑大服务格局。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控制在110:100以内,努力降低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注重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发展。加大扶持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力度,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面向老龄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老年大学和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务中心,鼓励发展老年人产业,做大“银色产业”。实施《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和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争做“四有”和“四自”新女性。重视工会、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帮困助学送温暖活动,发动社会资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和继续学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及时处理受害妇女儿童的投诉。实施“为了明天”工程,建设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聘专职社工和招募志愿者帮教闲散青少年,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建设,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儿童的家庭暴力,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加强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深化家教理论研究。

第八部分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十一五”期间,重点以十大社会事业标志性工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培育壮大人才队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省会中心城市。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立政府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形成具有福州地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省会中心城市先进行列,2010年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

1、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适应区域创新体系要求的产业服务、咨询服务、市场服务和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一支有较强自身实力和科技服务能力的科技中介队伍。各县(市)都要建立起为县域支柱产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全市科技成果、科技信息及各类科技资源共享互用的网络平台。初步建成包括科学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人才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创新机制。推动我市与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的科技合作与共建,力促一些大公司、大企业在榕设立研发机构,构筑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到2010年争取建成10个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3-5个国家级、1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新增3个省级农业科研重点实验室,全市发明专利申请年均递增20%。

2、提升科技企业孵化水平。以福州市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为核心,创建海峡科技孵化中心、晋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福清科技企业孵化器、长乐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构建福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作网,加强福州市各类孵化器间以及孵化器与各类行业技术开发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创造一个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福州市科技孵化体系的功能和水平,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3、强化科普和提升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普惠;转变机制,多元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原则,建设福州科技馆,推动科普事业上新台阶。完善各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全社会科普动员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普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继续通过科技下乡活动、技能培训、远程教育和绿色证书教育等形式,培养大批合格的现代农业劳动者,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种田、科学致富的技能。崇尚科学文明、抵制各种伪科学。提高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在人口安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重大疾病防治、生物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发推广新技术;制定城镇空间识别系统,用区域空间规划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保障责任,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教育强市。2010年全市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全面通过“双高普九”,全市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以上。

1、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工程。加强中小学德育创新,全面推进道德教育全员化、人性化、生活化、科学化,切实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积极配合课改进程,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体现新课程功能和培养目标的中小学评价体系;衔接好小学、初中、高中课改关系,以及新课改与高考改革关系,切实通过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开展各项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建成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职成教中心。各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社区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3、实施高等教育提质工程。加快市属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建设福州教育学院新校区,重点加强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形成市属高校强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推动大学城建设,促进省会高等教育事业更快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4、实施民办教育促进工程。切实把民办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和扶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各种办学形式,发展民办教育。重点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引导强势经济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创造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依法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与教学工作情况的分类评估结构向社会公开制度,建立有效的民办教育行业协会,逐步形成政府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中介组织提供服务、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

5、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完善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促进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聘任制度、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轮岗制度等各项中小学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全市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机制。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的培养。加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相关能力培养。重视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人才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拔尖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每两年有1-2名优秀科技人才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3-5名优秀科技人才入选省部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养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培养20万名技术工人,高级工2万名,技师、高级技师3000名,到2010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1:3.5:9,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以上,人才总量达63.32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资源达1000人。

2、创新人才引进和储备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市人才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建立在外工作学习的高科技、高技术人才和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人才信息库以及省外闽籍院士、专家联系办公室,通过项目带动,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科技、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行柔性引进政策,对来榕工作或服务的外地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拓宽人才储备领域,增加人才储备数量,调整储备人才专业结构,提高储备人才层次,并加强人才储备中心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把人才储备中心建成人才集散地和人才就业服务中心。

3、优化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建设福州区域性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等专业性人才市场。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市场管理、人才招聘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等人才市场政策法规体系,规范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人才创业机制,建立福州市人才创业专项资金,支持帮助来榕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和引进的智力项目;鼓励国内外民间资金在我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发展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及各类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政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进一步发展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

4、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福州区域工资收入整体水平,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水平相适应,与物价指数、居民生活费支出状况相协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动态增长机制,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建立完善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支持高薪聘用拔尖人才,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重奖,企业可试行年薪制和探索股票期权制等有效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续接问题。落实农村实用人才社会保障措施。

四、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1、积极扩大就业。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推广劳务派遣、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再就业服务机制,认真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实施技能就业计划,5年内为10万名下岗失业人员、25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培训的合格率和培训后的再就业率。2010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由目前的2万人减少到1.3万人, “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由目前的8000人减少到2000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推行以人为本的个性服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收集、发布和评估制度,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作用,推进劳动保障重心下移,实现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征缴率,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保障水平。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以保障基本需求为主、兼顾多层次需求,形成广泛覆盖、保障方式灵活多样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支付和费用控制方法,开展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不断完善社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强化动态稽核和监控,遏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逐步实现工伤保险基本覆盖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病康复“三位一体”的机制,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待遇。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逐年加大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财政投入,完善城市低保等特困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管理社会化进程,实现社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采取“五险合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社会保险“五个统一”。按照“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灾害救济等制度,着力构建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构成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的低保网络信息系统。发挥“红十字会”政府人道领域工作助手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提高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对义务兵家属实行普遍优待。

五、构建海峡西岸文化中心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健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文化强市。

1、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强化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引导,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乡村文化,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闽剧、评话等地方传统艺术,打造“闽都文化”品牌。重点建设福州社会事业大楼、图书新馆、林则徐主题公园、“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昙石山基地保护二期工程、寿山石国家地质文化公园、海洋考古博物馆、船政文化二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文化经济观念,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较好的文化产业集团,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壮大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影视广播、信息传媒、动漫娱乐、文化旅游、出版发行、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资源重组,建立和完善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各类中小文化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繁荣文艺创作。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增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稳妥推进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向公司制过渡。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多种投资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

3、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扶持健康向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有效使用网吧监控平台。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

4、广播电视新闻档案事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深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广电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数字化,2006年全市县(市)广播电台建立音频工作站,2010年前市、县城区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提升《福州日报》、《福州晚报》和《家园》刊物的影响力,推进报业集团建设和发展。积极吸引国家级出版单位和省外民营资本进入图书批发行业,扶持发展2000家图书零售网点,壮大图书批发市场,建设海峡西岸出版物交易中心。大力发展印刷复制业,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整合壮大对外宣传力量,建立健全对外宣传统筹协调、对外新闻发布等机制。重视档案和地方志事业建设。

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1、建设健康城市。以“人人具有健康意识,人人享有健康生活”为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围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健康服务体系、巩固拓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机关”、“健康医院”等健康城市建设活动,促进健康城市、社区整体联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以创建卫生城镇、卫生村活动为载体,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力争每年完成15000座无害化户厕建设,到2010年全市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由目前的66%提高到75%。

2、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和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病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成国内先进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甲肝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和地方病。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卫生稽查机制,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建立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适合市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到2010年建成全省设区市中最大最强的医疗救治体系。加快疾病控制人才专业培养,全面提高全市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和卫生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到2010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8人。重点建设福州市急救中心、传染病、艾滋病治疗中心、精神病院改建等项目。

3、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合理配置城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推进我市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向社区医疗卫生延伸,城区街道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轨,完成社区卫生机构建设,争取各城区都能创建全国社区卫生示范区。优化适应城区医疗发展、满足群众医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布局,西区(金山)建立三级医院1所、二级综合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一级综合性医院8所;东区(长乐路以东)再建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以上专科医院1所、一级综合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北区(华林路以北)再建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以上专科医院1所、一级综合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南区(三叉街以南)再建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一级综合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

4、发展特色中医药业。加大对中医药基础设施、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广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突出中医药优势特色建设。实施创建国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促进中医药业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福州市第二医院建成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力争有3一5项省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获奖,3个省级和20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达标;八个县市中医院急诊科达到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标准,建设2一3个达到国家、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5%中心(站)达到省、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站)建设标准,5个县达到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罗源县达到国家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30%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达到示范建设标准。

5、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群众体育活动网络建设,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深化训练体制改革,加强体育名牌项目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以及训练基地设施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建设1-2个国家级、省级训练基地,实现第13届省运会金牌、总分第一,力争第6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金牌、总分进入先进城市行列,竞技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消费增长。改革体育场馆运行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到201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45%以上,各县(市)区有3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农村体育先进乡镇,60%以上的街道达到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标准。

第九部分 创新机制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四个推进”,把握“四个基本”,落实“四个关键”,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平安福州”建设,强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结合,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在决策前主动与政协协商,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推进依法治市。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努力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注重提高立法质量。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依法办事风气。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坚持以德治市,着力增强城市精神推动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宣传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按照“普及规范、营造氛围、推动实践”的思路,围绕公共场所道德、市民交通意识、公共设施维护等内容,以“诚信福州”和“争当文明福州人”活动为载体,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 admin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